MACD
背离
指标
交易策略MACD背离
外汇交易策略--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基于标准MACD指标的系统。
事实上,MACD线与
货币对汇率之间的背离是该策略的基本
信号。
虽然该系统的进场点和出场点非常模糊,但很容易识别这些信号,而且由于它有助于捕捉回调和
趋势反转,用它进行交易可以获得良好的回报。
系统特点-简单的信号识别。
-只使用一个标准指标。
-潜在的好处是很大的。
-
止盈
止损水平难以确定。
-长期
图表率太低。
政策设定1.可用于任何货币对和时间框架。
但建议在短时间内使用,因为它可以给出更多的交易机会。
2.在图表中加入MACD(平滑收敛和
发散
移动平均线)指标,
设置快EMA周期为12,慢EMA周期为26,MACD均线周期为9;收盘价适用。
进场条件。
当价格呈现
看跌趋势,且MACD指标也呈现看跌趋势时,可进多。
当例子例图是15分钟时间框架下的欧元/美元货币对。
如你所见,价格线在
下跌趋势中一直在下跌,但MACD指标却长期在上升。
入场位置已经在图表上标出,当货币对图表中的下跌趋势明显结束时,就可以入场。
止损设置在双底形态形成的支撑位,止盈设置在短期回调看跌趋势形成的阻力位。
本图中设置的止盈/止损比相当不错,大于1.5。
只用移动平均线的发散
而不是移动平均线作为交易信号。
它
是一个
延迟指标,对于外汇太慢。
欧洲央行(ECB)行长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在1月曾警示
比特币助长犯罪活动;印度政府此前也禁止了相关
加密货币交易。
第三是刚刚
上市不久的Coinbase遭遇高管抛售。
据Cointelegraph消息,根据资本
市场实验室数据以及Coinbase
投资者关系网站的文件显示,CoinbasCEOBrianArmstrong以三笔价格不同的交易出售了749999股,总计约2.92亿美元。
CFOAlesiaHaas以388.73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全部的255500股,总计约9932万美元。
这一消息可能意味着即使是交易平台本身对于数字货币交易前景也不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暴跌之际,首只
反向比特币ETF也于4月15日问世。
HorizoETF首席执行官史蒂芬·
霍金斯(SteveHawki)的声明显示,其推出的反向比特币ETF(
代码为BITI)允许投资者建立
比特币期货的空头头寸;同期上市的姊妹产品BetaPro比特币ETF(代码为HBIT)则将收取1.00%的费用,并跟踪比特币期货。
大投行们却看好后市? 高盛(GoldmanSachs)在当地时间4月14日举行的一季度财报发布会中表示对加密资产(虚拟货币)的需求仍然很高,虽然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正被探索作为一种价值存储的方式,其轨迹目前仍不清晰,但客户正在使用这些虚拟货币服务,由此意味着对加密货币需求的增长。
而其对手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富达投资(Fidelity)、纽约梅隆银行(BankofNewYorkMellonCorp.)、贝莱德(BlackRock)早已初入加密货币领域。
反向比特币ETF问世 近期币圈热点颇多,coinbase上市、BNB、狗狗币暴涨等因素,让一则颇有价值的信息被湮没:全球首只反向比特币ETF已在多伦多交易所上市,这将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无需使用保证金账户或
做空期货
就能做空比特币的方式。
HorizoETF宣布推出BetaPro比特币ETF(代码为HBIT)和BetaPro反向比特币ETF(代码为BITI)。
这些ETF于4月15日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上市。
HorizoETF首席执行官史蒂芬·霍金斯(SteveHawki)的声明显示,其推出的反向比特币ETF(代码为BITI)允许投资者建立比特币期货的空头头寸;同期上市的姊妹产品BetaPro比特币ETF(代码为HBIT)则将收取1.00%的费用,并跟踪比特币期货。
“购买HBIT和BITI就像通过经纪商购买股票和其它ETF一样简单,它不需要投资者开立单独的加密货币账户。
此外,BITI将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无需使用保证金账户或做空期货就能做空比特币的方式。
”蒂芬·霍金斯称。
国内要闻上海市节能减排
中心副
总工程师
齐康:全国碳市场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上海碳交易市场主要设计者之一、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工程师齐康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建设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将尽快发布登记交易结算相关规则,完成注册交易系统的进一步建设,组织做好配额分配运行测试,预计于2021年6月前,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开启第一笔交易和第一个履约周期。
(每经网)一季度全社会
用电量
同比增长21.2%记者29日从
国家能源局获悉,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2%,
拉动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增长14.4%。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生产加快。
一季度,工业用电同比增长23.9%,
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26.6%,特别是电气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用电同比增速超过50%